close




一滴血 驗出子宮內膜異位


診斷晶片取代腹腔鏡 肚子不必打洞


2008年06月03日蘋果日報





【許佳惠╱台北報導】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國內婦女常見疾病,但診斷只能靠腹腔鏡,台北醫學大學已找出特殊基因,可望製成診斷晶片,靠一滴血即可在兩個小時內診斷,最快明年可臨床應用。醫師表示,診斷晶片有助高危險群的快速診斷,讓篩檢者免受腹腔鏡開刀之苦。


快速診斷



北醫醫學院院長曾啟瑞受訪時表示,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女性盛行率約百分之七,成因推測和基因遺傳有關,常見症狀包括不孕、經痛、性交疼痛等,但要確診,現今只能依靠腹腔鏡,在受檢婦女的腹部打三個洞,灌氣撐開腹部空間,檢查腹腔和骨盆腔內是否有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,讓許多婦女視為畏途。


 



 



兩小時內就有結果
為讓檢測方法更便利,北醫試著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的特殊基因,病灶分泌的蛋白若可溶於血清中,就能透過血液輕易檢出。曾啟瑞說,北醫研究人員已從病灶檢體找到十多個基因,正在測試這些蛋白是否能跑進血清,其中一個特殊基因,以前從未發現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,有潛力成為診斷試劑的主要基因,團隊也因此得到美國專利。



曾啟瑞說,據目前所發現的基因,觀察其表現在正常人和患者身上反應,濃度可差一點五到六倍之多,團隊正在積極收集所有高敏感度基因,希望能找到二十個高敏感度基因,放在同一個晶片上,未來只要一滴血,兩小時內就能診斷。



曾啟瑞強調,基因晶片恐無法百分之百準確,但只要有九成基因出現反應,就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的機率很高,可大幅減少高危險族群白受腹腔鏡檢查之苦,最快明年可用於臨床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曾啟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